图1-建于1860年,已有150年历史的上海外滩洋泾浜圣若瑟堂
图2-圣堂北面新恢复的圣母圣心小祭台全貌
图3-堂南面耶稣圣心小祭台上半部
图4-直冲向上的大小尖塔是哥特式祭台的典型特征
图5-小祭台下部的纹样灵感来自于圣堂二楼左右原领事望弥撒席位栏
图6-更换前的中文祭台与读经台
图7-新雕刻的中文祭台与读经台
图8-读经台细节
图9-雕刻表现十字架祭献奥迹的新中文(兼每周三次拉丁弥撒)祭台
图10-结合本堂主保,拉丁文装饰为:大圣若瑟,圣教会总主保为我等祈
历史
道光二十六年(1847年), 耶稣会会士梅德尔(Lemaitre Mathurin)神父凭借清廷关于归还教产的上谕 ,要求发还城内老天主堂教产, 上海道 道台另拨三块土地补偿老天主堂教产, 洋泾浜即其中之一,该地原为北门外的张家祠堂。
咸丰七年(1857年), 江南宗座代牧区帐房杜若兰神父(Desjacques Marin)从董家渡迁到洋泾浜,成了租界上的第一任本堂神父 。
咸丰八年(1858年),天主堂周围有外国教徒92人,中国教徒180人。
咸丰十年(1859年),在洋泾浜建若瑟堂,法国远征军司令孟斗班(Montaubaw)与布尔布隆(Bourbou1on)公使夫人为之举行奠基礼,次年6月在接近完成第一期工程时开堂。
同治二年(1863年),法国外交大臣德吕伊斯从中国的赔款中拨出30万法郎交给江南宗座代牧区,上海耶稣会会长鄂尔壁,用此款在上海租界内购买大批地产,经营各种房地产等业务,使教会产业不断扩大。
同治五年(1866年),耶稣会会士苏念澄神父(Basuiau Hippolyte)任洋泾浜若瑟堂院长兼教区总帐房,该堂遂成教区的经济中心。
1950年 , 龚品梅出任天主教上海教区首任华籍主教,将主教府设在洋泾浜圣若瑟堂。
1966年 8月, 文化大革命爆发,圣若瑟堂被红卫兵关闭,改作他用。
1986年恢复开放,与四川南路小学在同一个院内。 该教堂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在教堂周围相继开办的医院、学校有:
仁爱会修女于同治三年创办公济医院 (后迁至北苏州路);同治十年创办若瑟书院(外侨女子中学)。
同年拯亡会修女收养孤女办学,光绪元年分为上智女校(即晓明女中、市六女中,今为旅游职业学校)及若瑟孤女院(多为欧亚混血儿,1937年迁徐家汇天主堂),同治十三年开办圣方济学院(光绪十年迁虹口);
光绪二年开始建造拯亡会修女院(亦称圣母院,1959年并到总会),法文书馆(即中法学堂)光绪十二年设在今金陵东路,曾迁今四川南路,民国2年又迁到今上海市光明中学 ;
民国5年在教堂前北侧开办类思小学(今四川南路小学,教会办的中小学解放后由教育部门接办)。
建筑
教堂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最高处为哥德式钟楼,高30余米,钟楼尖顶上装有十字架。 在1920年代以前,该教堂曾长期是上海法租界内唯一的天主教堂,法国驻上海领事在该教堂内有专用的座位。
(以上资料堂区提供)
洋泾浜天主堂让圣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躲过了文革浩劫而侥幸存留下的半截彩色玻璃窗,这些美丽的彩窗,已经在这里150年了,它们见证着在这座教堂内发生的故事。
艺术大师陈逸飞在回忆自己是如何踏足美术之路的时候,曾提起他儿时被信仰天主教的母亲带往教堂参与弥撒,天主堂绚烂的彩色玻璃引发了他对艺术最初的向往,我们有理由相信,陈先生所提及的教堂和彩色玻璃,就是洋泾浜,因为几年前得知陈逸飞的胞妹也是洋泾浜天主堂的热心信友。而陈本人在罹患重病后,在病床上领妥了圣洗等圣事,最后,他的追思弥撒也是在洋泾浜举行的。
去年,洋泾浜天主堂开始大修,本堂何神父多次找到圣智工作室,商讨恢复祭台事宜。神父出示了一张圣堂老祭台的照片,此照由海派画家叶兆澄提供(亦是洋泾浜的教友)。令人惊讶得是:虽然洋泾浜堂面积没有徐家汇堂大,但从这张较为清晰的照片上看出祭台竟然比徐家汇的当年的老祭台更为高大和精致。从保留下来的的圣体栏杆和祭台的对比,基本可以肯定祭台不是在中国雕刻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圣堂建造之时土山湾还在成立初期,并没有条件制作出如此精美的超大型木雕祭台。而配合风格不统一且制作相对粗糙简单的圣体栏杆就是最好说明。很显然,这样的栏杆是当初19世纪中叶中国工匠制作的,就像圣堂最高一层的中国格子窗户。
我们仔细研究了原先的老祭台,单就外形和气势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完全是典型哥特式那种复杂的风格——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尖塔错落有致,中央圣若瑟亭尖顶直冲堂顶。 但因目前资金有限,要按原样恢复如此精美巨大的祭台背景暂时达不到条件。故决定先期恢复南北两座耶稣圣心与圣母圣心小祭台、中文祭台与读经台,等将来条件满足再恢复大祭台。圣堂是文物保护建筑,没有这座主祭台如同缺少了灵魂,我相信终有一天正祭台的雄姿会重新再现,所以这次的小祭台设计必须完全要配合将来的正祭台,风格上必须做到与其统一,作为烘托不可逾矩。这种尖塔众多的祭台其实和中国大多数的哥特式圣堂是属于同一风格,然而目前中国地方教会并没有意识到要恢复这类典型哥特式祭台,这是很可惜的。洋泾浜堂小祭台的重建可算是尊重圣堂建筑艺术跨出的第一步。希望更多的教会有识之士能重视圣堂礼仪空间的完整和艺术性,把教会传统艺术很好地延续下去。
由于圣堂每周要举行3~4次以上的脱利腾拉丁弥撒,故新中文祭台必须符合新礼和传统礼仪的双重要求,并也要预留将来恢复大拉丁祭台的可能性,若在同一视线上重复哥特式就有啰嗦之嫌,所以我们选择了传统图案外加原先祭台的立方体结构,雕刻上增加一凹凸面避免呆板。这样的设计不会与未来拉丁哥特式祭台背景恢复有任何冲突,却同样能突出祭台神圣、尊高的地位。
上一案例:为浙江温州教区平阳露德圣母堂设计制作祭台
版权所有 2011-2014保留所有权利
冀ICP备13013843号